发布日期:2024-08-23 11:11 点击次数:137
患者,男,26岁
主诉:汗多2年,加重1周
现症:患者自诉平日易出汗,遍身出汗,动辄汗出,夏日在户外汗流如注,冬天活动亦汗出,汗出清稀,无特殊气味。近1周时长出现烦闷,呼吸不畅,天气炎热时加重,汗出怕冷,平日易疲惫,无口干,胃口一般,能食,平日易腹泻,睡眠尚可,舌淡润,脉沉。
图片
六经辨证:太阴病
处方:四逆汤合玉屏风散
附子13g(先煎),干姜15g,炙甘草15g,桂枝10g,煅龙骨15g(先煎),牡蛎20g,生党参10g,生黄芪30g,炒白术20g,防风5g,白扁豆15g,麻黄根15g,酒萸肉18g,4剂,日一剂,水煎服
思路分析:汗证分虚实,实证以里热火邪为主,可兼湿、痰、饮,或瘀血阻滞阴阳通道;虚证有阳虚或气虚导致营卫不和,卫外不固,虚实常兼杂。
《伤寒论》第277条:“自利不渴者,属太阴,以其藏有寒故也,当温之,宜服四逆辈。”
《伤寒论》第118条:“火逆下之,因烧针而烦躁者,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。”
患者平素喜冷饮,寒饮损伤中阳则泄泻,以干姜温脾散寒,附子以火暖土,寒饮得温燥而化,复脾升清降浊。
卫气剽悍,来源于脾胃精微,“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;肺朝百脉,输精于皮毛”,以肺输布于表。
卫阳不得充盈,腠理不固而汗出,患者汗出量多,汗证日久,“汗为心之液”,夺汗而伤心,阴阳皆虚。
龙骨味甘寒,长于收敛固涩,镇静安神,入心、肝、肾经,收敛漏汗,固护心液;酒萸肉味酸,可敛一切人体津液,敛正不敛邪。
玉屏风散为益气固表方,以黄芪补肺气,白术培土生金,佐防风避免留寇。
图片
作者简介
图片
陈峥,执业医师,林氏医门弟子班第106弟子。深入学习林佳明师父传授的用药理法与临证经验。崇尚仲景医学,以六经为本,经方时方结合应对不同病证,治疗常见病,多发病,做一代经方传承人,解决一方百姓病痛。
撰稿丨陈峥
编辑丨曾静怡
校对丨马煜文、黄怀真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