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1:35 点击次数:175
龙虎山读旅季
文 | 叶匡政
道教名山甚多,我去过的少之又少。道家所说的三十六洞天,七十二福地,多是名山,或有山有洞,或有泉有源。为得道成仙,道士常寻人迹罕至的深山大岳修炼。在道家眼中,洞天为神仙主治,山中洞穴,可通达上天;福地乃得福之地,由地仙主宰。
过去游山玩水,我对洞天福地并无认知,到龙虎山几日,算补上了这一课。五岳有名有势,洞天中居前六位。龙虎山,则在福地中排32位。不过洞天福地的那些名山,大多已寂寂无名,倒是龙虎山声名日益显赫。
这与后世,把张道陵视作道教创始人有关。他是第一代张天师。传说张道陵曾在此结庐而居,筑坛炼丹,三年后“丹成而龙虎现”。张道陵虽在蜀地创教,但自第四代张天师起,又迁回了龙虎山。张家天师,世代居住于此,延绵一千八百多年。龙虎山也成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。
我对道教所知甚少,只记得鲁迅在给许寿裳的信里,提过一句“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”。不过,鲁迅在《文学和出汗》又说:“在中国,从道士听论道,从批评家听谈文,都令人毛孔痉挛,汗不敢出。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的‘永久不变的人性’罢。”大概因“汗不敢出”的缘由,我竟从未听过道士论道,所以我对“中国的根柢”和“永久不变的人性”,至今仍是茫然不解。
闻说要去龙虎山,我想终于能听听道士论道了。这是“番茄读旅季”第一站,将以龙虎山为起点,开启一场山河之旅。番茄小说想通过扶持网络文学及乡村文旅创作,让读者从字里行间,领略当下的山河画卷。除了六根成员,让我惊喜的是,参加采风的作家中,还有刘原和宋石南。10年前我们三人在极北之地漠河,有过聚会,欢乐而率性,没想到10年后能再聚首。果然,到龙虎山当晚,老友们就接连喝了两场酒,那份欢乐率性,并未因时光而减损。
左起:刘原、宋石男、叶匡政
左起:阿乙、叶匡政、韩浩月
左起:绿茶、韩浩月、武云溥、叶匡政
“番茄读旅季”的启动仪式,在龙虎山桃花洲,一片开阔的草坪地。泸溪河从身连流过,河对岸的丹霞绝壁,可见很多崖洞。现场用很多白色立方块,组成隔断,上书粗犷墨字:若黯夜终临,吾必立于万万人前。此语暗合我的心境,它引自网络小说《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》。有这几个大字,一下让清幽的丹山碧水,染上了些许江湖气。
抬头看,崖壁被直直劈开,峭如城墙,石上寸草不生,点缀着星星落落的岩洞。岩洞中的物件,是古越人的棺木,用整根楠木刳剔而成。这就是闻名于世的“崖墓悬棺”,它们或隐于洞窟,或半露在外,或钉于岩壁。
壁上一阵异响,落下数粒小石。只见一年轻人,着功夫服,从崖顶腾空跳起,沿垂于水面的粗绳,在崖壁疾走,倒立,跳跃。桃花洲上,人头攒动,却极静,都仰头看那年轻人。一矮身,年轻人钻入壁上岩洞,粗绳另一端,有棺木缓缓升起。棺木升至岩洞时,借重力摆动,被稳稳送入洞中。
泸溪河上桃花洲
原来这就是龙虎山的“升棺”仪式,众人看得津津有味。同行的诗人北乔告诉我,“升棺”谐音“升官”,寓意吉祥,有意仕途者,来龙虎山必看。想起鲁迅所说“永久不变的人性”,我不禁为这谐音梗大笑起来。看到河面有渔夫,撑竹排缓缓而过,竹排上立有两只警觉的鸬鹚。
这些悬棺已有2600多年,葬的是古越人。他们以舟代车,择水而居,死后也临水而葬。据说古越人崇拜太阳和鸟图腾,他们逝后,也期望自己住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,与鸟儿为伴。这些崖洞头顶太阳和星空,脚下是峭壁与深渊,身边是飞翔嬉戏的鸟群,确是能让灵魂安息的好去处。
到了龙虎山,正一观、天师府、上清宫是必去的。正一观前身是“祖天师庙”,为第四代天师张盛所建,他选张道陵当年炼丹之地,立祠祀祖,以示“永宣祖教”。祖天师庙几经毁损,名称改了多次,直至明嘉靖年间,定名正一观。
正一观入口,楹联是“道传千载源斯处,教演万法步此坛”,两句话道明了道教祖庭的历史和地位,传承再久,此处是源头,门派纷繁,这里为元坛。走过仪门,迎面是正殿,即祖师殿,供奉祖天师张道陵;二进院落才是玉皇楼,供奉的是玉皇大帝。看惯了佛教寺院,对此供奉次序,总觉有点不适。也是红墙黛瓦飞檐斗拱,也是朱栏丹楹雕梁画栋,都说此处是昼夜长明的羽人国,是春秋不老的药仙宫,我却似乎没体会到仙气氤氲的氛围。
穿过挂满红灯笼的上清古镇,便是天师府。大门楹联是:“麒麟殿上神仙客,龙虎山中宰相家”,看着像吹法螺,倒有几分贴切。上联交待来历,说的是西汉麒麟殿上的开国元勋张良,信奉黄老羽化登仙的,张天师为张良后裔;下联交待地位,北宋后,正一道地位渐高,从第24代天师开始,代代得皇帝赐号。元世祖忽必烈封“嗣汉天师”。到明朝天师更是掌天下道教事,明英宗赐宴第45代天师,并召孔子后裔衍圣公同宴,自此有“南张北孔”说法。因世袭二品,所以称“山中宰相”。
不过,将龙虎山“嗣汉天师”,并列于曲阜的“衍圣公”,多是教友说法,民间并不认同。有史书记载天师事迹,宋徽宗时,第30代天师被皇帝诏见。徽宗问:“卿居龙虎山,曾见龙虎否?”天师答:“居山,虎则常见,今日方见龙颜。”皇上大悦,赐宴而出。此番问答可见,“嗣汉天师”比起“衍圣公”来,境界还是大不同的。
历代张天师中,给大家印象最深的,大概属《水浒传》楔子中那位骑着黄牛的道童。用书中话说,这位天师虽然年幼,却非同小可,道行非常,四方显化,极是灵验。张天师法力极高,到东京后做了七昼夜法事,就让天下瘟疫尽消,重又乘鹤驾云,回龙虎山去了。张天师虽祈禳瘟疫,洪太尉却误放了妖魔,三十六天罡,七十二地煞,才有了此后的一百单八条好汉。
不能不说,《水浒传》楔子,是龙虎山最佳导游书。我去大上清宫,就是为了看看伏魔殿,那块“遇洪则开”的石碣是否还在。走近伏魔殿,能看出殿是新修的,连门上交叉而帖的符箓,都显得过新。柱上的楹联是:千年归匿风平浪静,一旦现形地动山摇。殿内果然有石龟驮着石碣,高约五六尺,却并未陷入泥里。石碣一面是龙章凤篆,无人识得,背后刻有四个大字“遇洪则开”四个字。石碣做旧了,似乎真的穿越千年而来。
比起道教观府,龙虎山的美景更让人流连。沿泸溪河,乘竹筏而下,一路水云俱静,翠影重重,丹霞奇峰,如水中突然冒出的生灵,有的如僧尼静坐,有的似莲花含苞,有的像夫妻相依……两岸奇石中,最有名的十大景观,被当地人戏称为“十不得”,如老婆背老公走不得、仙桃吃不得、云锦披不得、石鼓敲不得、玉梳梳不得。竹筏行得虽慢, 一座座奇峰却扑面而来,未及细细端详,便擦身而过。
弃筏登岸步行,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羞女岩,它又被称为“大地之母”。只见突兀的山峰中间,有一凹下去的裂缝,裂缝中有一锥形的岩洞,近地面处岩洞口微微张开,似女性张腿时的羞处。洞中不断有水滴下,水声潺潺,惟妙惟肖,让人不禁想起《道德经》说的“玄牝之门”,惊叹天地的造化。导游说,龙虎山还有一金枪峰,酷似男根,只是未引我们去看。道家最讲究阴阳,认为有阴有阳,才能生生不息。看来张天师选龙虎山筑坛炼丹,世代居住,似乎受过某种神秘的启示。
羞女岩,它又被称为“大地之母”
因对道教所知甚少,在龙虎山的观、府、宫内转悠,除了看看楹联,对财神殿、玄母殿、斗姥殿等一应供奉,竟陌生得很。由此我想起刘勰所说的“道家三品”:上标老子,次述神仙,下袭张陵。这里的张陵,说的就是张道陵。在刘勰看,道家一直在走下坡路:从老子的著书论道,贵在无为,理归静一;到神仙之道的息虑绝欲,练精气勤吐纳,大练养内之术;再到方士用肉芝石华延寿,借黄书御女纵欲,不过是投凡人所好,目的却为了自谋利益。
欧阳修则认为,古时有道而无仙,后人不知无仙而妄学仙,以求长生。不知生死仍是天理,所以他说:“上智任之自然,其次养内以却疾,最下妄意以贪生”,他的评论,只论及了无为的道家与好服食、吐纳的神仙家,并未说到祛病斩鬼的天师道。
许地山写过《道教史》,在他看来道家之术,确实庞杂,从黄帝、老子、列御寇、庄周开始,所言多是清净无为,略谈炼养;到赤松子、魏伯阳一代,则只谈炼养,不再谈清净;至卢生、李少君等,只谈服食,炼养也不再说了;再至张道陵等,则主要说符箓,炼养服食俱不再说。
不过许地山认为,这三品也没截然分别,后来都混入天师道了。道家说无为自然,神仙重炼养服食,张陵用符箓章醮,但由于张道陵崇尚老子,奉《道德经》为经典。他立教主旨也是无为自然,只是借符箓等做消灾升仙的阶梯罢了。说道家走下坡路,说的是它的迷信成分越来越多,从老子的清静无为,变为神仙方士之术,再变为米巫祭酒之教,确实离老子愈远,愈失其真。
若非此次到龙虎山,我对道家的认知,大概只停留在老庄阶段。正因这次旅行,才让我有了阅读《道教史》的愿望。看来旅行,不仅是与一个陌生世界的亲密接触,也会带来对未知的思考。旅行是空间中的位移,也是时间中的穿行,就像龙虎山之行,似乎让我看见了一千多年的道教史。
要读那些刺痛你的书,读给你当头棒喝的书,也要去亲眼看看那些能拓宽你认知边界的地方,如卡夫卡所言,无论阅读还是旅行,都是为了找到一把斧头,去凿开自己心中冰封的海洋,世界由此变得广阔。旅行和阅读一样,都会带我关注人与宇宙更幽秘的部分,这是更深层的意识,它会从本质上,让我们认知自己与万物是一体的。这感受是人类最原始的感受,也是人类最隐秘的感受,更是现代社会最要珍视的感受。有了这种感受,才能让我们超越日常生活,在写作中向更幽深的未知挺进。期待“番茄读旅季”这种活动再多一些,对传统作和和网络作家都大有助益,这种助益会作用于每个作家的精神深处。
行走龙虎山
网络文学,改变的不只是文学的传播途径,也在改变人们对文学标准的看法。每个时代对文学的认知,都会发生变化,这种变化与时代的思想语境有关,也与传媒技术的演变有关。网络文学的即时性,正在创造一种新的集体经验,让传统文学观开始变得不合时宜。网络给文学带来的最大变化,就是突破了过去经典文学的限制,在为文学构建一种新秩序。网络在重写文学的定义,影响文学的内核,文学会由此变得自由、多元。
一个装满图书的房间,和一片杳无人迹的荒原,都昏睡着宇宙中最好的精灵,我们只有走出门,只有打开书,精灵们才会醒来。马拉美说过,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一本书,其实一本书的目的,何尝不是为了拥有整个世界?